《新闻晚高峰》报道,今年起,河北秦皇岛所有8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能享受老龄补贴了,眼下,各个社区正在陆续发放,一些社区还开通了网上通知,需要这些80多岁的老人上网,加QQ,这让一些老年人直呼“受不了”。(11月15日央广网) 当地社区工作人员,对80岁老人开通网上通知,并在QQ上发布领取老龄补贴通知,其意图和出发点是好的,但对于老人而言尤其是高龄老人显然勉为其难。老年人群囿于习惯和精力、眼力所限,绝大多数不会上网,甚至不会用手机,以“聊QQ”方式来通知老人领钱,基本上是一个有名无实的“摆设”。而且,此类服务方式如果成为主流和主要工作方式,最终损害的是老人利益,也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。现代网络和现代社交工具当然好,但好的现代通信方式却未必适合老人,尤其是80岁以上的可能生活还不能自理的老人。以这些老年人群根本“不可能掌握”也“不掌握”的工具和手段来实施社区管理、实施抚慰金发放,显然太过主观,也是一种典型的“拉郎配”方式。 新的时代背景下,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上,正催生着一些新生的事物。一些社区实现了网络化管理,一些新的设施设备的引进,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购买等等,方便了社区公众和老年人群,但在引进新的理念和新生事物之时,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。譬如一些商业银行大力推行银行卡,以打卡方式发放养老金,虽然可以提升服务效率、质量也能保证,但部分老人却不认同,在习惯上他们仍喜欢用“存折”,习惯上“看到数字”的方式短期内不会改变,甚至难以改变,一些银行服务机构对此却毫无察觉;再譬如一些养老机构在“鉴定”老年人在世与否上,高技术手段使用越来越多、验证程序越来越繁琐,要视频、又要照片,还要“指纹验证”等等,一些新生的高技术手段反而成为老人办事的“累赘”,一些传统的“上门探视”等最基本的方式却给丢弃了,这正是因为过度坚持“技术超前”造成的。 与新时代发展结合的养老服务、社区服务值得点赞,但养老服务或社区服务带有一定的特殊性,其服务的群体不同,特点也就不会相同。僵化地照搬其他社会服务,无法解决好老年人诉求,也不可能真正提升服务质量。某种意义上,对绝大多数老年人而言,“传统的就是最好的”、“习惯了的就是最优的”,如果能够秉持这样一种心态,才是做好社区养老服务的前提。总而言之,在社区养老服务上,在发放老龄补贴上,并不是形式越新颖越好,更不是服务技术“越先进”越好,而是服务“越靠前”越好。多用传统方式靠前服务,多与老年人交流沟通,尊重老年人的习惯,以老年人的角度换位思考问题,才是提升服务的根本。(毕晓哲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