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

观点

旗下栏目: 军事 经济 观点 网络 游戏

“爱心手环遇冷”公益活动需要“技术视角”

来源:中国青年网 作者:中国青年网 人气: 发布时间:2016-03-11

  几个月来,福建漳州市老义工黄惠聪很苦恼,他们自费定制的500个爱心蓝色手环,打算免费送给漳州的老年痴呆患者,可是7月以来,只发出100个左右。而各种漳州老人走失的新闻,仍旧频频见诸报端。(11月9日《海峡都市报》)

  作为一种典型的利他行为,爱心手环有助于健全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,让他们得到及时、有效的帮助。然而,“爱心手环遇冷”却以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:公益活动不能仅靠一腔热血,而是要融入“技术视角”;只有健全实施操作系统,让利他行为“接地气”,爱心手环才能更好地惠及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。

  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看来,语言不仅是人们沟通的手段,也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工具和媒介。在社会交往中,语言能够告诉我们对话双方的社会位置和社会距离。一方面,话语既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,形成“自己人”的群体认同;另一方面,话语也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划清界限、保持距离的语言工具,“老年痴呆患者”即是如此。

  将“老年”这一年龄特征与“痴呆”这一生理疾病生硬地捆绑在一起,很容易给公众造成一种认知误区,即“痴呆”是老年人的修饰性前缀;更令人担忧的是,“老年痴呆”的大行其道,会不断强化一种观念,即“老年痴呆”是一种常见情形,从而忽视了对医学上“阿尔茨海默病”的预防与诊治。“爱心手环遇冷”固然有家属对老年人关心不够的因素,也和失败的社会互动有关。

  部分失能的老人有走失风险,爱心手环也具有使用价值,为何老人和家属都不太“买账”?追根溯源,爱心手环具有很强的符号性和标志性,一旦戴上,就和老年痴呆患者直接挂钩。在消除歧视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当下,爱心手环间接上会加剧社会互动的连接距离,让部分失能老人及其家属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。

  一方面,失能老人也有基本的体面和尊严,不愿意自己成为“包袱”和“累赘”;另一方面,在“脸面观”的遮蔽下,家属通常也不愿意承认老人是老年痴呆患者。在利益主体多元化、利益诉求多样化的当下,实现有效治理,不仅需要制度,也需要技术。关爱老年痴呆患者,不仅要给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,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,顾及他们的主观感受。

  一项初衷良善的举措,执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,老义工“伤不起”的背后,实质上是“技术视角”的缺失。在语言上多一些温暖,在细节上多一些周全的考虑,消除“老年痴呆患者”的标签给老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,在技术上并不难;许多时候,我们缺的不是技术,而是缺乏“多想一点”、“多做一些”的前瞻性设计。(杨朝清)  

责任编辑:中国青年网
 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,与本网无关。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、名益权等问题,请尽快与本网联系,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。联系方式:xinyaonews@163.com